小朋友在不同的年龄对镜头的反应也不尽相同,但通常也有一个共通点――不会如你所愿地望向镜头。其实真的要他们望向镜头,才值得我们按下快门吗?我们既然希望记录他们的生活点滴,就应该多些捕捉他们自然的一瞬间。所以大家可以尝试用抓拍方式,不要刻意地叫他们望向镜头再拍摄,而是等待他们和家人相处时或在家里玩耍时在旁边悄悄拍摄,捕捉他们最自然的一刻,这样便不会拍出一些生硬或笑容牵强的相片。
一张照片是否漂亮,通常也和照片的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。所以如果现场环境优美,我们拍摄时可以尽量吸纳多些背景。但很多家长也习惯站着帮小朋友拍照,因小朋友也比我们矮小,我们站着拍便会使镜头的拍摄角度向下倾斜,导致相片大部分的背景变成地面,浪费了美丽的背景。所以我们拍摄时应该尽量蹲下来,把镜头拍摄的角度和小朋友的眼睛处于同一水平,这样便可以吸纳更多的背景,使照片的背景更丰富。
如果完全把照片放在小朋友身上,会让我们忽略背景及周边的景物,导致应该要拍摄的东西没有拍摄,不应该拍摄的便拍下来。所以我们拍摄时应该要意小朋友的周围环境、前后左右,例如我们要拍摄小朋友在迪斯尼乐园玩,就应该把它的背景也一起拍下;小朋友旁边有一个垃圾桶,那就避免不要拍到它,令相片可以表达出你想说的故事及不会过于杂乱。
当我练习构图时,我常常会问自己:我拍这张相片的目的是什么?是否要让人知道小朋友在做什么?等等的问题,理清自己的拍摄目的,从而利用相片的构图、景深、快门,最后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。
有时候新手父母在拍摄时也比较少留意相机的水平角度,令相片画面倾斜。
为了记录小朋友的点点滴滴,我们可以利用广角镜头拍摄连人带景的全身相片,这样便可以表现出他们与现场环境的互动关系。但拍摄全身相片时应该尽量给小朋友的上下左右预留多些空间,不要令小朋友太贴近画面的边缘,以免相片带有压迫感。如果拍摄时甚至把小朋友的小部份身体置于镜头以外,照片会给人有不自然的感觉呢。